Web3.0 到底是什么?以及不是什么?

  • A+
所属分类:比特币钱包
摘要

雍和比特币

雍和比特币

Web3.0 的中心思维更多来自 Web1.0 的敞开协议簇和密码学范畴的混合。

原文标题:对 Web3.0 概念的收拾 作者:Mike Tang, Lester Li 前语 跟着 Bitcoin 的天启工作(拜见:《比特币白皮书》),近年来技能范畴涌现出一大批新名词。这些名词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甭说普通人不容易了解,就连混迹业界多年的资深人士也很难分得清。由于这些概念现已不再限制在纯技能范畴了,它们是多学科穿插的前沿范畴。这些概念包含,但不仅限于如下:Web3.0 究竟是什么?以及不是什么?一个新手面临这么多的概念,会手足无措。这时,他们往往会选择某一个术语所代表的方向研讨下去,这是彻底没问题的。但对全体性的把握也十分重要,有关这些总述性的材料,在现在的互联网中,要么便是一些飘渺的庞大乌托邦叙说,要么便是一些概念的简略陈设解说。对这些概念成体系的成逻辑的收拾,还十分缺少。限于篇幅,本文不行能对这些概念逐个解说。本文的首要方针是测验在这成堆的概念中,寻觅出有关 Web3.0 的首要头绪。 对 Web3.0 的幻想 许多人对 Web3.0 有各种幻想,这些幻想的内涵可谓是千差万别。《刘毅:Web3.0 究竟是醒世恒言仍是骇人听闻?》中对 Web3.0 思维史的一个扼要摘述如下:什么是 Web3.0?互联网当时处于 Web2.0 阶段,Web3.0 是对下一代互联网的规划和幻想。15 年前,Web 的发明人 Tim Bernard-Lee 爵士以为,现在互联网的限制在于,HTML 是给人看的,没有元数据,不能被机器所了解。因而应该把数据赋予含义,开宣布更智能、主动化程度更高的互联网运用,然后完成 Web3.0,即语义网(Semantic Web)。可是大约在 5 年前,Lee 爵士对下一代互联网的观念发生了改动,他建议了互联网大宪章运动,呼吁用户和从业者对互联网的未来进行广泛地谈论。以太坊联创和 Polkadot 创始人 Gavin Wood 博士在 2014 年提出了一种革命性的 Web3.0 幻想,并随后建议成了 Web3 基金会。他的理念是:Web3 是为让互联网更去中心化、可验证、安全而建议的一组广泛的运动和协议;Web3 愿景是完成无服务器、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即用户把握自己身份、数据和命运的互联网;Web3 将发动新全球数字经济体系,发明新事务方式和新市场,打破渠道独占,推进广泛的、自下而上的立异。两位大师在不同的方向上进行着测验。Tim Bernard-Lee 亲身建议了 Solid 项目 ,旨在让用户能操控他们在 Web 上发生的数据和内容,能选择数据怎么被运用。Solid 的中心是个人数据存储体系 Solid POD,你在网上发生的一切数据都储存在 Solid POD 中,如你的联络人,你的相片和谈论, 用户可选择将 Solid POD 储存在自己家中的核算机上,或选择的网上 Solid POD 供货商(比方 Berners-Lee 兴办的 Inrupt),你的一切数据都操控在自己手中,可以自在的增加或删去数据,颁发权限给别人或运用来读取或写入部分 Solid POD 数据,不需求同步,由于你的数据一向伴跟着你。这个渠道需求开发者支撑才干实在发生效果,很难幻想中心化的渠道会支撑这个无法操控数据的去中心化渠道。Gavin Wood 兴办了 Polkadot 项目,旨在经过供给开箱即用的同享安全性保证和可互操作的多链网络架构,为用于承载 Web3.0 任务的各种 parachain 项目创立一个立异的渠道。Gavin 博士把 Polkadot 界说成为一个 layer0 的项目,即渠道的渠道 (The platform of platforms)。以此渠道为根,等待敞开新时代的无量分支没有鸿沟的运用网络,然后逐步腐蚀和代替现有的 Web2.0 互联网。当然,业界还存在更多其它的有价值的观念,并在不同的方向上进行着测验。面临这些看似都很有道理的前沿的杂乱的乃至是互相抵触的思维,咱们怎么进行有用地收拾呢? Web1.0 和 Web2.0 让咱们回到互联网 1.0 的时代去看看能否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以下这部分翻译自 a16z 的文章《Web 3.0 and the Future of Trust》by Ali Yahya 中的互联网演化这部分,有删省修正)Web3.0 究竟是什么?以及不是什么?互联网前期的那一批协议其实适当美好,TCP, IP, SMTP 和 HTTP,咱们叫它 Web1.0 协议,它们是在 70 时代到 80 时代规划的,秉承的是敞开性和包容性的精力,它们是敞开的规范。这意味着在国际上任何当地任何人,可以站在相等的方位,在它们之上构建体系,而不需求经过任何人的答应。比方,现在现已存在几百个这些协议的开源的完成了。现在,在你手机中的那些协议的代码,不论它是 iPhone 仍是 Android 手机,都直接依靠于这些开源的代码。不知你有没有感受到,互联网对人类来说其实是一件特别巨大的工作,一个奇观。现在的全球互联网是一个大的全体,而不是许多的不相交的独立的网络。国际上二百多个国家,千万计的公司——它们乃至有利益抵触——居然奇特般地调集和运转在这些相同的协议上,并在此之上互相衔接,没有任何破例。在这样一个终年分解的国际中,这是不寻常的,咱们怎么来解说这种现象呢?它其实便是开源的成果。由于互联网的中心协议是开源的,没人能单方面地操控互联网。它们的呈现和支撑是至下而上的且根本中立的。正是由于这些底层协议的安稳,在其之上才构建了如今的互联网生态。Web3.0 究竟是什么?以及不是什么?这些协议的呈现引导了一个立异的黄金时代的降临。在其之上,企业主和它们的出资人信赖游戏的规矩是中立和公正的。可是,开源很难盈利!所以这些创业公司的商业方式是在这些互联网的敞开协议上构建带产权的闭源的协议。这些协议便是 Web2.0 协议。Web3.0 究竟是什么?以及不是什么?这其间少量创业公司现已变成了人类前史上最有价值的公司,你必定听过其间一些。然后,也由于这些公司,数十亿人简直免费地用上了巨大的新科技。这是一个现象级的工作。直到最近,这些公司都没有为此取得满足的名声(针对让数十亿人简直免费地用上了巨大的新科技这一件工作)。Web3.0 究竟是什么?以及不是什么?可是,一个严峻的正告也随之而来,Web2.0 的这些科技巨子现已变成大中介和互联网的守门人了。今日咱们在互联网上做的大部分的工作,比方搜索网络、与人们联络、共享内容,都被逼依靠由这些公司开发的带产权的不透明的服务代码,否则就无法去做那些工作。所以,这些公司就对他们的用户和第三方开发者,把握了巨大的权利。凭仗他们对一切数据的操控,它们操控了:渠道上用户间的每个交互,每个用户无缝退出和切换到其它渠道的才能,内容创作者被发现和发布内容的潜力,一切本钱的活动,及第三方开发者和他们的用户间的一切联系。他们还操控了游戏规矩。在任何时分,没有正告,简直彻底依照他们的条款,这些公司可以改动在他们渠道上答应发生的任何工作——常常在运转过程中掠夺整个第三方公司或用户的一切权利。这些公司现已生长为巨怪兽。互联网的故事,就变成了:依据中立和敞开,就有了价值发明的或许性。而当太多权利把握在少量盈利性人类组织手中时,就会按捺立异,进入一个令人警觉的状况。试想一下,在 Web1.0 的协议之上,孕育了 Google 这样的巨子。而在 Google 这样的 Web2.0 协议之上,还能孕育出一个新的相似的巨子吗?这是不行幻想的工作(幻想不出来怎么做到)。Google 现已成为互联网的守门人,它是不会让你在它之上再去做守门人的工作的。也便是说,Web2.0 现已是科技树的一片叶子,现已到头。所以咱们要回去开始的状况去考虑,不依据这些守门人的服务去考虑,而是依据敞开的 Web1.0 去考虑:咱们怎么从“Don’ be evil“(Google 现已抛弃)去到 “Can’t be evil”。从不去做恶,进化到无法做恶。 对协议的进一步剖析 Web1.0 的敞开协议让今日的互联网变得或许。可是,关于实在国际的软件渠道服务来说,它们并不是一套完好的乐高积木。还有许多部分的协议缺失了,比方数据的存储协议,依据数据的核算协议等。而 Web2.0 的科技巨子更进一步,供给了这些缺失协议的闭源版别,然后树立起了强壮的商业方式(这是它们呈现的实质原因)。Web2.0 有如下一些特色●渠道经济。渠道终究必定走向独占 ●隐私换服务 ●数据归渠道方一切。对数据的任何发掘、加工等发生的赢利,归渠道方一切 ●依靠于渠道而生计的某些工作,在渠道的利益分配上,没有定价权简略地说,Web2.0 让渠道成为最有钱有势的一方,一切人都在给渠道打工。这种渠道方式,不大或许从内部打破。这里边更具体的剖析,请见:《刘毅:Web3.0 究竟是醒世恒言仍是骇人听闻?》。Web2.0,数据彻底由企业掌控,会有如下问题●数据易走漏。外界的进犯,导致数据易被盗取。特别是许多企业内部数据用明文存储,一旦被盗,一切信息适当于彻底揭露 ●数据易丢掉。企业运维的事端性丢掉,或黑客的进犯性丢掉,或企业封闭服务关停导致的数据丢掉等等 ●数据可被篡改。企业对其内部的数据库,有登峰造极的权利,理论上来说,可修正任何数据(比方删去做恶的记载),即便是用的所谓纯增量数据库也是如此 ●数据会被查看。查看这个东西争议很大,虽然在某些方面有活跃的含义,可是在另一方面负面效果十分大 ●数据会被打包售卖。这其实是一个灰色的商业方式,此不赘述 ●数据孤岛。同一职业下竞赛企业数据孤岛现象特别严峻,数据的互相交互特别困难数据有这么多潜在的问题,中心原因便是数据被视为企业最中心的财物,数据及数据的运用规矩,彻底由企业来掌控。普通用户彻底没有权利参加其间。从 Web3.0 的视点来看,假如数据依靠于人或组织,必定会呈现上述现象。而假如数据本身依托于敞开的协议以及数学算法,那么是有或许处理上述那些问题的。业界一些大师最近几年提出了一些观念,比方●A16z 的 Chris Dixon 提出”重启互联网”(拜见:《Rebooting the Internet》) ●Gavin Wood 说:“今日的互联网在规划上便是坏掉的。“ (拜见:《Why We Need Web 3.0》)咱们需求的是一套敞开的协议——就像 Web1.0 那样。 比特币的启示 怎么做?比特币给了咱们一些启示。比特币背面的思维很有意思,它用密码学的一些基础设施比方数字签名,Web1.0 的敞开协议(TCP,UDP 等),和一个十分聪明的鼓舞结构来构建了一个集体一切的中立的数据库,或许叫分布式账本,用于记载比特币的买卖 / 付出数据。这个数据库的立异点在于,它的安全性是由它的用户至下而上树立的,而这个用户可以是任何人,在任何地址,在没有任何人答应的情况下参加进来。换句话说,对数据库的操控本身是分布式的,没有守门人。当然,它的应战在于,许多参加者是不诚实的,假如或许,他们会想在这个体系中钻空子以获利。比特币的天才之处在于它的鼓舞结构,它让体系可以自我监管(self-policing)。它不把仅有的一份数据库放在一个“可信赖“的数据中心(这个数据中心或许是被 Google 这种大公司具有),而是在网络上每个参加者都持有一份他们自己的复制。这会发生了一个问题:咱们怎么确保数据库的一切复制是一向保持共同,以保证没人能刺进一个做假的买卖数据呢?答案是网络中的每个参加者(被称为矿工)监督着网络,而且给他们以为有用的买卖调集投票。要害之处在于他们用他们算力进行投票。比方 Alice 是一个矿工,她给网络奉献的算力越大,她就协助网络有更多的安全性。作为成果,协议给她更多的投票权利和更大的奖赏。重要的是,交给 Alice 的奖赏是新挖出的比特币。所以比特币一口气做了两件工作,做为一种钱银而存在,一起又成为引导本身安全性的资金来历。这种思维被称为工作量证明(PoW)。内涵逻辑是你有必要给这个数据库奉献安全性以取得投票和报答。成果是形成了一种高雅的鼓舞结构,该结构鼓舞网络中的参加者互相查看。因而,即便他们互相不信赖,他们也会信赖他们一向一起维护的这个数据库(分布式账本)。比特币是最简略的加密网络。它企图处理去信赖钱银的问题——钱银的正统性和背书不依靠于人类组织,而是依靠于数学上的保证。这便是比特币背面的思维,巨大!当然,从这种方式动身不能直接推出 Web3.0 的具体方式,但会给咱们巨大的启示。比特币给咱们展现了一个牢靠的无答应分布式体系是可以在实际国际中安稳耐久运转的。人们有理由信赖沿着这个思路发展下去,一个新的国际正在等待着咱们。现在全国际最聪明的脑筋们正在沿着这个方向活跃探索(一起也伴跟着巨大的出资热潮和泡沫)。 Web3.0 的特色业界对 Web3.0 的界说花样百出,无所适从,简直把一切对未来的美好理想都强加到 Web3.0 之上,这是不行取的。咱们对 Web3.0 的特色进行了一些概括:●Web3.0 有必要是敞开的 ●Web3.0 有必要是安全的。由于敞开,且安全,所以有必要用到密码学技能 ●Web3.0 必定是去中心化的或许叫分布式的。敞开协议,必定造就去中心化 ●Web3.0 的渠道和运用必定具有原生通证,由于去中心化需求经过通证主动结算各方的利益分配Web3.0 会在生产联系上发生巨大的打破。对服务的供给方来说:●渠道的代码(协议)是敞开的 ●不是一家企业单独掌控渠道,而是一个社区具有这个渠道 ●渠道的赢利,不再是不透明的,不行猜测的,优先流向大股东的(大股东或许为寻求更高的巨额赢利来对渠道的战略进行修正)。而是按规矩的,可核算的,可猜测地分配给一切渠道中价值的发明者 ●渠道的商业方式依然能包容 Web2.0 的老练的商业方式,比方广告、会员服务、游戏等 ●渠道或许催生新的商业方式 ●渠道不会像 Web2.0 相同,由于其主体公司的封闭而封闭,一个参加节点的封闭不影响 Web3.0 渠道全体的运转对用户来说:●App 的运用体会与 Web2.0 依然相似或共同 ●用户对自己奉献的内容具有一切权,可以依据对渠道的内容奉献取得必定的报答 ●对自己运用渠道服务时发生的隐私数据,可以比较清楚的知晓这些数据的鸿沟和用处,并对这些数据具有必定的决议计划权,可用其发生必定的经济收益 ●对渠道承诺的对一些私密数据的存储有决心(由所以密码学保证且代码是开源的) ●用户能跨渠道地具有一些东西的一切权(这个一切权是密码学保证的,不是某个组织认证的),这样在跨渠道交互的时分,能认证且自在搬运这些一切权财物咱们收拾 Web1.0, Web2.0, Web3.0 的前史联系,做图如下:Web3.0 究竟是什么?以及不是什么?Web3.0 不是 Web2.0 的直系子孙,而更像是远房表亲。Web3.0 的中心思维更多来自 Web1.0 的敞开协议簇和密码学范畴的混合。Web3.0 渠道的运营商业方式和用户运用体会与 Web2.0 没有太大差异。Web3.0 是敞开的协议簇,依据 Web3.0 将会发生更丰厚多样的立异的商业方式。Web3.0 不必定能在一切范畴对 Web2.0 发生全面的代替,但必定会在某些范畴,特别是具有显着网络效应的范畴发生打破。比方:交际媒体、UGC 内容渠道(博客,问答等)、原创内容(如音乐,艺术,书本等)分发渠道等范畴。 结语 咱们用一张图来总结 Web3.0 的中心要素:Web3.0 究竟是什么?以及不是什么? 图片来自《Web3.0 运用的新机遇》Web3.0 是一个愈加敞开,公正和安全的网络,其网络形状不是当时 Web2.0 的简略晋级,它要处理的中心问题,其实是渠道利益的分配问题。Web3.0 要在鼓舞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价值发明的基础上测验处理利益分配问题。而利益的分配,又与组织方式密切相关。这正是区块链能发挥效果的当地,这些细节具体会在下一篇《为什么 Web3.0 需求区块链》中具体解说。Web3.0 不是在一块空白之地上树立海市蜃楼,它致力于处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

引证 1. 比特币白皮书 https://bitcoin.org/bitcoin.pdf 2. Web 3.0 and the Future of Trust https://a16z.com/2019/11/12/the-end-of-centralization-and-the-future-of-trust/ 3. Rebooting the Internet https://medium.com/dfinity/rebooting-the-internet-andreessen-horowitzs-chris-dixon-on-the-decentralized-web-e0b4b0245645 4. Why We Need Web 3.0 https://gavofyork.medium.com/why-we-need-web-3-0-5da4f2bf95ab 5.《刘毅:Web3.0 究竟是醒世恒言仍是骇人听闻?》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AMPLtimestamp=1618666137AMPLver=3014AMPLsignature=gvJ5zET-uhEK6GCJGTPMG70iAollqC4oToIB1aXZrOq6drLiThxPVXc1feP84JpcNKnovNPIc2umIuPPHuwzef7mKrD*sUhGCcH89SG2aUT5-9lp4nNxJ86S9HxLUQAMPLnew=1 6.《Web3.0 运用的新机遇》 https://mp.weixin.qq.com/s/DxHSRASawmwU_snbsKXKdw

来历链接:mp.weixin.qq.com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头像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目前评论:0   其中:访客  0   博主  0

    • 头像 比特范 9

      金融领域